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作文积累:经典理论论据素材积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5 15:01:08    

1、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现象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了个体差异的存在。刻板印象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事物或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时,不用获取信息,便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消极的一面则表现为在被给予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就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这会使人在认知事物或现象时忽视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妨碍对事物进行客观性的评价。

生活中常见的刻板印象有地域、种族、职业、性别等。例如不爱说话就是故作高冷,不去聚会就是不搞好关系;又比如上海人比较洋气,东北人比较豪爽;商人唯利是图,医生就比较严谨等。

2、安于现状偏差

安于现状偏差最早是由Samuelson 和 Zeckhauser (1988)提出的概念,与现实中我们对现状的理性偏好不同,安于现状偏好在没有转变成本和不确定性影响的决策场景中依然存在,属于一种非理性的决策偏差,换句话说,在环境发生变化,现状选项已经不是优势选项,而其他选项又没有明显的转换成本存在的情况下,决策者还是习惯于忽略优势选项而坚持现状。例如新的话费包月套餐要比老的明显划算且更换并不麻烦的情况下,仍有很多用户会选择维持老的套餐。而这种决策偏差普遍存在于各种决策情景中,无论是风险情景还是非风险情景。

根据现状的来源, 安于现状偏差可以分为两类——

(1)外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现状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来源于他人的决策结果。比如“从别人那里接手的工作”、“你的前任的决策”、“别人给的物品”、“他人设置的默认值”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决策的现状。外源的安于现状主要表现为不作为或维持当前决策。

(2)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现状是由内部环境、个体以前的选择形成的。比如“重复购买某一产品”、“多年来一直使用的话费套餐”、“多年从事的某一职业”。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主要表现为维持之前的选择。

3、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战场中飞机和飞行员是非常珍贵的战力资源,美军轰炸机在战争中又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对飞机的安全性非常重视,找了一群科学家专门研究如何让飞机有更多的生还率。他们对机库里所有飞机都进行了中弹情况的调研,军方的高层统计了所有返回的飞机的中弹情况。他们发现飞机的机翼部分中弹较为密集,而机身和机尾部分则中弹较为稀疏,当时的盟军高层的建议是:加强机翼部分的防护。但这一建议被小组中的一位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学教授——沃德驳回了,沃德教授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加强机身和机尾部分的防护。理由是机库里的飞机都是成功返航的,属于生还者,甚至不乏机翼和机身被多次中弹的幸存者,说明机翼和机身扛得住打,中弹了也能安全返航。但机身后半段的机尾、引擎、驾驶舱很少甚至没有发现弹孔,说明这些地方一旦中弹就回不到机库了,自然就统计不了数据,所以相比中弹多的地方,更应该重视没中弹的地方。沃德教授强烈建议加强机引擎、尾的强度,之后的战争通过事实证明沃德大佬的决定是对的。

统计学上对幸存者偏差的定义是:即我们在进行统计的时候忽略了样本的随机性和全面性,用局部样本代替了总体随机样本,从而对总体的描述出现偏倚。说人话就是:“你只考察了幸存者所满足的特征,这并不能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来”,归根到底,幸存者偏差就是一个由于获取信息不全导致的认知错误。

4、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机制称为“沉默的螺旋”。基本观点如下——

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5、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提出的。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这个模式说明: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把关人的个人性格和价值观对新闻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它并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在某些时候。把关人个人的影响会远远小于其他力量的影响。

6、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最早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奥巴马总统的法律顾问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通过对互联网的考察,桑斯坦指出,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危害——首先“信息茧房”直接带来了网络群体的极化。在互联网上,群体是由分化而类聚的。“信息茧房”一旦生成,群体内成员很容易沉浸在自己观点的“蚕茧”中,而顺势将他人的合理观点拒于千里之外。长此以往,生活在“信息茧房”中的人们会产生心胸狭隘、盲目自信等不良心理,甚至会演化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其次,受众的隐性言论自由被剥夺。理论上,网络交流主体可以自由地发布各种信息,但是事实上,往往只有少数网络精英的信息能够进入公众视野,少数精英对信息的垄断导致了多数人话语权的丧失。虽然实现了网络交往的平等,但是加剧了话语权的不平等。最后,随着“信息茧房”危害的加重,社会黏性逐渐削弱。我们身处的社会需要一种黏性,而这种黏性的获得大部分是源于共同经验。但是新媒体环境下,大数据和算法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很容易沉浸在自我的话语场中,这直接导致个体间不愿意分享和交流,彼此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人心涣散将成为一种普遍而危险的社会现象。

成因——

01算法推荐的快速发展

算法推荐以强大的大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为后盾,力求为用户推送最精准的内容。每个用户的关注和兴趣都难免有差异,最终的推送形成的是具有个性化、私人化的内容。以“今日头条”为例,作为一款以数据挖掘为主的搜索引擎产品,其依据算法推荐已在短短几年内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个性化推荐产品。用户的每一次点击,大数据技术会分析用户关心的话题,之后会对推送内容进行修改,首页会推送更多用户点击过的信息的相关内容,因此形成了彭兰教授所说的:“你在窥探屏幕时,屏幕也在窥探你”。

02用户的选择性心理

细究之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会造成茧房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亦离不开用户的选择性心理。传统媒体时代,受众根据自己的政治立场等因素,选择和自己意见一致或者相近的报纸。在新媒体时代,用户拥有更多的权利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些选择就是基于用户的选择性心理,而用户的选择性心理是与个人的认知框架相关联的,即用户既有的认知会主导用户选择接触什么样的信息。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用户很容易形成小的圈子文化,对圈子以外的内容进行选择和屏蔽,进行社交过滤。久而久之用户会形成信息的认知茧房。

7、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最早是由 James Stoner 于 1961 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在阐述论点、进行逻辑论战时,一些成员变得具有防御性。当他们面对挑衅时或者群体中冒险人数占多数时,态度或者做出的决策会变得更为冒险甚至激进,称为冒险偏移。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群体中谨慎保守人数占多做出的决策就比个人更保守,群体决策偏向保守一端,称为谨慎偏移;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冒险的一端,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冒较大风险。这种倾向意味着与个人单独行动相比较,群体成员更愿意拿组织资源去冒险。

虽然风险决策会有较高的回报,但是失败的决策常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群体讨论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即群体讨论会使群体成员的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转移,这个方向是讨论前他们已经倾向的方向。因此,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冒险。群体讨论会进一步夸张群体的最初观点。

8、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亦称为“单面人”,指发达工业社会中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丧失了否定性、创造性和批判精神的人。该思想借鉴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以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等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合阐发了技术理性对人类生存的异化现象。

马尔库塞认为,“发达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双向度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是有差别的,因此个人可以合理地、批判地考虑自己的需求。”人类在正常社会中,理应拥有两个方面的向度:肯定现实、维持现状的态度;否定、批判和超越现实的向度。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以其高生产、高消费压制了社会中的对立性因素。人作为一个自由的富有创造性的社会实践的主体,其个性、自主性、否定性的特点逐渐消失,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只剩下了单一的维度。丧失了价值与尊严的人表现出一种一味地顺从、肯定和维护现状,逐渐沦为了制度统治的工具。技术的操纵,最终使人由“双向度”衍变为“单向度”。

9、橡皮人

《橡皮人》是王朔1986年发表的一篇小说,作为一种社会人格,24年后的今天,它卷土重来。今日这个词的注解是“他们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是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的人。”

10、自由秩序

《自由秩序原理》是英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创作的政治哲学著作,1960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在该书中,哈耶克基于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和社会秩序的自发性,批评了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国家干预思想,为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法治理论作了全面、深刻的辩护。该书认为自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不存在强制。自由的社会秩序是对公民产生极小的强制并带来物质好处的秩序。一个自由的社会才能更好地应对机遇偶然的事件,获得文明发展的更多的动力。压抑自由必然导致文明的没落。书中还讨论了公共政策的实际问题,指出政府应当在市场之外提供一个最低限度的福利保障系统。

11、芝诺两个圆圈

“知识就如同圆圈,圆圈越大越知道知识的不足”,这就是著名的知识圆圈理论。这个理论出自芝诺的一句话: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12、破窗理论

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它的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地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13、舒适圈

教育学的舒适圈理论说到:人长久待在舒服的环境下,会因为生活安逸而不想动脑筋;但若把人带到比较险恶的环境,人经历了挑战和痛苦,反而会变得成熟。但假使我们不刻意跨出自己的舒适圈,让自己有机会克服不同的挫折与挑战,自己的发展及进步就会很慢,也无法发挥潜力。 “离开舒适圈,习惯了不舒适就会重新舒适,舒适圈也就更大”。

14、冰山理论

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心理治疗大师一位女士的名字,也代表以维琴尼亚·萨提亚名字命名的一种成长模式。根据萨提亚的理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萨提亚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15、本我 自我 超我

在心理动力论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之结构理论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关概念,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其实三者相互关系很好理解,简单来说,本我是人的本能,超我是我们的理想化目标,自我则是二者冲突时的调节者。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16、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17、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工具理性是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最有效达至目的的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所以“工具理性”又叫“功效理性”或者说“效率理性”。价值理性也称实质理性,即“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也就是说,人们只赋予选定的行为以“绝对价值”,而不管它们是为了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者出于责任感、荣誉和忠诚等方面的目的。

18、虚无主义和存在主义

虚无主义,指作为哲学意义认为世界,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与其说它是一个人公开表示的立场,不如说它是提出的一种针锋相对的意见。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是西方存在主义的创始者。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并把它们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

19、超现实主义(达利《记忆的永恒》)

超现实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文化领域兴起的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 超现实主义深受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影响,致力于探讨人类经验的先验局面,试图突破符合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绝对的和超现实的情境。这种不受理性和道德观念束缚的美学观念,促使艺术家们用不同手法来表现原始的冲动和自由意象的释放。超现实主义的文学强调“自动性书写”,美术则强调偶然的结合,无意识的发现,梦境的真实再现,常常运用“拓印”的技巧。在手法上自由地使用写实、象征和抽象。

20 、荣格的人格分析

荣格对于心理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对“心理原型”的研究。“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但是在这种不同中我们可以寻出若干共同点,好比面孔虽各不同,但说粗略一点,不外乎长脸圆脸两种“原则”,心理也是如此,分内倾和外倾两种。荣格最大的贡献有两点,第一是把“力比多”看作广义的“心力”,打破了弗洛伊德的“泛性欲观”;第二是看重“集体的潜意识”和“心理原型”;这也弥补了弗洛伊德偏重个人环境而忽略种族遗传之弊。关于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很多学者意见尚未达成一致,有人从根本上否认“集体潜意识”这个观点,认为潜意识存在于个体;有人认为,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包含“本能”与“思想原型”,而这两个成分都很难说是仅存于“集体潜意识”之中;甚至有人否认荣格的“原始印象论”,认为“印象”是个体所习得的,现代人类即还存有无数亿万年前远祖所得的印象,则印象可遗传,自无疑义。现代生物学者大多数是新达尔文派,所以在他们看来,荣格的“原始印象”是不可能存在的。

相关文章

砚洲岛游玩攻略

肇庆砚洲岛是一座没有商业气息,只有淳朴农家风情的小众江心岛。 砚洲岛,位于鼎湖山之南,恰如一颗晶莹的眼珠,镶嵌在玉带般的西江上,相依相生,交相辉映,如一幅人间仙景。岛在江心,砚洲岛风景独特,四面沙洲环绕,古树参天,土地肥沃,植物种类繁多,物产丰饶,阡陌纵横之中,散落有致地点缀着。全岛现以农业为主,
2024-09-19 10:45:39

备用金逾期会怎么样(为什么不要频繁申请备用金?)

备用金频繁申请是可能会被风控的。以支付宝备用金为例,虽然原则上没有限制用户的借款次数,但若是频繁借可能会让平台认为用户资金需求大,若是再加上本身的系统评估结果一般,那么是会出现风控的情况,比如说备用金页面不再显示,无法再进行申请了。另外,如果备用金确实已经被风控了,用户需要通过提高自己的综合评估,等
2024-09-19 10:31:22

背云是什么时候有的(手串尾坠的点睛之笔——背云)

背云作为手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让手串的颜值提升8个度! 那么背云应该如何选择呢?今天小编就来举例说明,当然背云的种类千万万,要想搭配一条完美的手串,首先要了解每样配饰,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添加。一般喜好简单风格的玩友都是由佛头、顶珠、腰珠来进行搭配。但是今天要来给大家科普一下佛珠搭配中的“点睛
2024-09-19 10:16:19

阿拉斯加想咬人的前兆(狗狗想咬人的7种迹象)

一、大声吠叫大声吠叫是狗狗警惕的最明显表现之一,狗狗会通过大声吠叫来表达自己的不高兴不舒服,它也可能是处于害怕的情绪,想要赶跑对方。如果你的狗狗对着其他人大声吠叫,主人可以安抚狗狗,试图转移狗狗的注意力。如果狗狗一边吠叫一边往人的方向冲,那主人要立即让狗狗远离其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一定要抓紧牵引绳以
2024-09-19 10:01:14

延期毕业有什么影响

延期毕业可能对导师和学生都会产生一些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对导师来说:1. 时间管理:导师需要重新安排自己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以适应学生延期毕业的情况。这可能包括重新安排指导会议、研究项目和其他学术活动。2. 研究进展:导师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学生的研究进展和时间安排,并提供支持和指导以确保学生在
2024-09-19 09:46:14

节哀顺便还是节哀顺变哪个正确

皓首穷经——是一个充满褒义的成语,您可别弄反了…皓首穷经,不是一个常用成语,但却是一个充满褒义。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意思是指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比喻文化人的勤奋和坚持。这个成语出自唐·韩偓《赠易卜崔江处士》:“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一般用作偏
2024-09-19 09:31:24

热门文章

药品监督管理法——法规重点知识

社保卡可以当银行卡用吗?要注意以下几点

收购公司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电脑突然间没有声音了怎么办?一文教你找出故障

最新文章

砚洲岛游玩攻略

备用金逾期会怎么样(为什么不要频繁申请备用金?)

背云是什么时候有的(手串尾坠的点睛之笔——背云)

阿拉斯加想咬人的前兆(狗狗想咬人的7种迹象)

延期毕业有什么影响

节哀顺便还是节哀顺变哪个正确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蜜柚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