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孟子说:“舜从田野中发展壮大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中被提拔起来,胶鬲从鱼盐贩子中脱颖而出,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才被举荐的,孙叔敖被从海边提拔出来,百里奚则是从市场里交换过来得到了提拔。所以说,上天要把重大的责任降到一个人身上,一定要先磨炼他的意志,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让他做事时总不能如自己的心意,这样锻炼他的心理,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能。一个人常常经历错误,然后才能有所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有为;表现在脸色上,表达在言辞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国内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能够辅助君主的士子,国外没有相近的敌国和外患的困扰,这样的国家常常容易被灭亡。这样就可以知道忧愁患害可以助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的道理。”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总结的这一社会科学的道理可谓对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极深。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生物群落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逃不出这一规律的范围,所以强调要有忧患意识,对安逸享乐要时刻保持着警惕。往深里讲,这是一种辩证法的智慧,要辩证地对待忧患和享乐,懂得对立统一、物极必反的道理。
但是明白这一道理是一回事,真正地去践行这一道理却又是一回事。对这一道理没有自觉的践行意识,就会顺着本能趋乐避苦。因恐惧痛苦,所以有了痛苦就会更加痛苦;因贪图快乐,所以有了快乐就会更加毫无节制,结果最终走向了自己所愿的反面。真正对孟子这一道理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知行合一的人,是不会犯这种错误的。首先,他会对忧患困苦持一种理性的态度,这样忧患困苦未来时,他不恐惧;已来时,他在危中看到机,自觉到这是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是一个锻炼提高自己的机会,经过这样的理性思考,忧患困苦就得到了转化;其次,他会主动践行一些忧患困苦之事,以防自己过于沉迷于安逸享乐、饱食终日的状态之中。例如,可以让自己在一段时间内处于饥饿状态,也可以在寒冷的日子里,体会一下穿着单薄的感觉。这样的训练对自己的身体与意志的强健都很有好处,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到饮食与温暖的快乐。再如,预想一些负面的、不好的事情,像肢体的伤残、人生那些偶然的不可把握的祸患等等,经过这样一些提前忧患式的心理训练之后,就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已是足可宝贵的了,人生当下即可找到幸福。总之,孟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对于现代人改变自己不好的生活方式很有启发。这是一种哲学的治疗,对于一个人身体、心理、精神方面的健康都会有良好的作用。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解: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法,我不屑于去教诲,这也是一种教诲。”
不屑之教确实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对于那些还有上进心的人来说,这可以刺激他更要加倍努力、发愤图强;但是用不好,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对于那些本来就没有上进心、意志力薄弱的人,不屑之教只能把他推得更远,乃至会让其破罐子破摔。因此,用这种教育方式,关键是要对受教育者的情况有个准确的把握。在这点上,儒家是有着优秀传统的,从孔孟到程朱、陆王,他们针对不同的人,因材施教,都留下了不少佳话。当然,从受教者的角度讲,“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要善学,能体会到教者的用意。善教与善学结合起来才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