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相对于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此次修订草案作出多处修改,增列数种应予处罚的行为,其中包括考试作弊、组织领导传销、以抢夺方向盘等方式妨碍公共交通工具驾驶、升放携带明火的孔明灯、高空抛物、无人机“黑飞”等。草案还进一步完善处罚措施和幅度,包括推进治安管理处罚与调解相衔接、建立认错认罚从宽制度、适当提高罚款幅度等。
此外,本次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的一大亮点就是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力度,除了对涉及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明确规定从重处罚外,还规定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可以通知其他合适成年人到场;同时增加对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记录封存制度的规定。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贞会及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冠男,对此次修法中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进行了解读。
彰显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
清除违法未成年人重新融入社会的障碍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贞会表示,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修改内容,坚持和贯彻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的最有利于未成年人这一基本原则,告诉大家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是体现在未成年人工作的各个方面。
王贞会介绍,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最早是地方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予以探索适用的,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作了规定,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取得了非常积极显著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将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引入对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询问程序,彰显对违法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特别充分保护和对未成年人作出治安处罚的程序公正价值。后续,在治安管理处罚中如何选任合适成年人以及对合适成年人的资格、权利义务、日常管理等,是否与参与刑事诉讼程序的合适成年人是同样的要求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王贞会还认为,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增加对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记录封存制度的规定,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这一规定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衔接,丰富完善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记录封存的整体性制度体系,减少违法犯罪行为对未成年人造成的持续性和隐性的不利影响,清除违法未成年人重新融入社会的障碍,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系统性保护和综合全面保护。未来,公安机关在实践操作中如何做好相关记录的封存和查询工作,能否开具无违法记录证明等,还需要进一步制定实施细则。
与刑事诉讼法修改一脉相承:
对未成年人违法记录进行封存是必要的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冠男表示,在此次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过程中,针对未成年被处罚对象的合法权益保护问题,拟增加两项规定:规定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可以通知其他合适成年人到场;增加对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记录封存制度的规定。从规范内容上看,前一规定涉及询问未成年人的特别规定,后一规定涉及未成年人违法记录封存制度。
赵冠男提到,事实上,上述两项规定与制度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均有规定,分别为《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一条“关于讯问、审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特别规定”以及第二百八十六条“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规定”,属于作为特别程序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有机组成部分。未成年人特别程序及规定的立法考量,根本就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贯彻和落实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可以说,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修改内容和条文,与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专门法律新近修订的背景下,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不良行为预防的必然举措。
认为,就讯问、审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特别规定来看,《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一条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其共包括了五款规定,全面而体系地就未成年人的讯问规则作出规定,使用的“法定代理人”“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等概念,更为周延。第三款“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的规定也更为科学和人性。
就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而言,赵冠男提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设立了有条件地予以封存的制度。相较而言,未成年人违法的危害程度更低,从有效矫治和有利成长的角度,对于未成年人违法记录进行封存无疑是必要的,而且封存条件也可以设置得更加有利于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