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将建烈士纪念广场,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25日,记者从广州市花都区三华村获悉,该村将在“中国同盟会番花分会”旧址“集之徐公祠”修建“黄花岗起义花都籍烈士陈列室”,以及在村内修建“辛亥革命烈士纪念广场”。
烈士后人到黄花岗公园
4月27日是黄花岗起义纪念日。近日,在进入黄花岗公园人群中,有来自广州市花都区三华村的徐姓代表等,“我们都是革命烈士的后代,去年我们村还专门组织大家前来祭奠,今年由于有疫情,我们只是派了代表前来。”
1911年中国同盟会发动的辛亥广州“三·二九”起义(即黄花岗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孙中山曾这样评价:“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三·二九”起义牺牲的七十二烈士中,有18名为广东花县籍(今广州市花都区),大多数为农民。他们出身平凡,怀揣着朴素的革命理想,为家乡、为国家慷慨赴义。
根据三华村有关负责人介绍,“安葬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的烈士中,这18名花都籍烈士中的16位是花都三华村徐姓人。”
村中祠堂成为革命据点
位于花都区三华村的集之徐公祠是中国同盟会番花分会旧址,当年黄花岗起义敢死队长徐维杨在此招募同乡参加革命。
根据三华村收集徐维杨后人的回忆文章等有关文献显示,1909年秋,徐维扬和莫纪彭受同盟会南方支部派遣,回三华村发展会员,组织成立番花同盟分会。分会机关设在花县三华村“集之徐公祠”后楼上,分会负责人曾多次在楼上聚会密商,黄兴也几次秘密到此指导。分会成立后,大力发展会员,上至清远,下至番禺,入会者达1000余人。
黄花岗起义前,徐维扬受黄兴之托,在分会中挑选勇敢善战、精悍可靠的青壮年百余人,组成“选锋队”(敢死队)。1911年4月27日(旧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下午5时30分,革命党“敢死队”130多人,在黄兴率领下举行起义。
烈士家乡修建纪念广场
如今,三华村内祠堂、书院、门楼、民居、冷巷、禾坪、井泉、水塘、河涌、路桥、圩市、古树名木等,已然构成了花都区域内最大、最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其中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占地27亩多,是一组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融中原文化与岭南传统文化于一体的传统建筑。
据介绍,三华村正积极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根据计划,三华村将是充分发掘、保护和整合本村的历史文化资源,按“修旧如旧”原则对残破的旧建筑进行修缮,对文物保护单位级别进行提升。同时,村大力整治村落环境,全面清理收破烂的店档,疏浚周边的河涌,建设古董街、园林绿道、文化广场、临水栈道、滨水平台等景区,种植黄花风铃、宫粉紫荆等观赏性花木,形成一个环境清幽、设施完善、积淀厚重的文化历史街区。
广州市花都区三华村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村将在“中国同盟会番花分会”旧址“集之徐公祠”修建“黄花岗起义花都籍烈士陈列室”,同时计划在村内修建“辛亥革命烈士纪念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