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税的根本意义在于维持一个国家的运转, 简单来说就是大家一起凑份子养着国家和军队以及各级官吏, 保证这个国家的正常运转。
所以一旦赋税出了问题, 这个王朝也就架不住要崩溃了。所以实际上看完此文,会解决我们关于王朝兴衰的一些历史疑问。
比如,第一个问题, 秦帝国为何经二世而衰?
我们都知道秦朝苛政很残酷, 但是打底也只能说出秦始皇修长城修阿旁宫啥的。
但是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是, 秦朝的赋税高到了逆天的地步。
再讲各个王朝赋税之前我们先细细说下赋税指的是什么?
赋税形成以后, 大体分为两种,一个是税,一个是赋。
这两者在诞生之初是有区别的。
税的征收目的在于供养统治者以及官僚系统,赋的征收则特指供养国家的武装力量, 所以赋字的写法就是贝加上一个武,即用钱供养军队的意思。
但不管哪一种,到秦朝之后就合二为一了, 我们通常说的赋税, 就是征收的财产。具体可以是钱,也可以是物。
跟赋税形成对比的是役,前边说的赋税是你要交钱或者叫粮食, 但是役就不需要你上缴啥财产了, 而是只需要你出力干活。
这个活很多, 可以使兵役, 也可以是徭役,比如去修道路啊,修水利工程之类的, 这两者多少还是造福人类的,但还可能是给官府盖房子,给皇帝盖宫殿, 修个陵墓啥的, 纯粹是个出力不讨好的活。
所以古代赋税,实际上是包含赋税和役两大类的。
我们先讲赋税。
赋税一般分两种, 地税和人头税。
地税的征收标的就是土地, 有土地就要交税, 但是这里也有个细微的差别。
比如, 是以土地面积为标的征收还是以土地上的产出为标的征收,我们古代不同时期这个标的不一样, 征收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这一点我们会结合具体朝代去讲。
除了以土地为标的征收赋税, 还会根据人丁征收赋税。
因为是按照人口数量去征税, 所以又叫人头税。
封建社会为了鼓励人口增长以及户数增长, 鼓励生育, 对人头税做了非常有意思的分类。
比如, 7到14岁的孩子, 每年上缴一定的钱, 谓之口赋。
15岁以后,孩子成年了, 生产能力提高了, 所以要征收更多的人头税, 叫算赋。
算赋一般征收到这个人到65岁为止,意思就是65岁以后你没啥工作能力了, 该退休了,所以就不用在按人头交税。
具体到每个朝代, 这个年龄会有放宽或者收窄, 比如汉朝一度将口赋下调到三岁到十四岁。
人头税最可怕之处在于, 只要你活着(7岁到65岁之间),不管你有没有地, 家里有没有钱, 穷困潦倒还是富甲一方, 你都得交税。
就算碰到饥荒年颗粒无收, 你这个人头税也跑不了。
所以有时候现实会活活把你逼死。
所以封建社会一些贫苦农民在赋税沉重是在过不下去的时候, 宁愿卖身为奴到大地主家, 奴婢就不算正常的人丁了, 因为豪强地主大多会选择隐匿人口, 所以你尽管成为奴婢,可能天天累死累活,但多少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
役也是按照人头去摊牌的, 有些朝代是按照户数,但服役因为是个体力活, 所以这个负担主要是成年男子拉承担, 也就是说征收对象是成年男子。
这一点历朝历代都还算是比较稳定的, 但是官府会修改法定成年年龄, 比如有时候会放宽到十八岁成年, 大多数是十五岁成年, 遇到战乱年代继续服兵役, 就把成年年龄降低到十四岁甚至十二岁。
古代的服役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就是对生产力的影响。
比如一个农民他既然要去服役, 比如去戍边一年, 那他就没法从事农业生产, 搞不好还要自备粮食, 来回这一年生产时间就耽误了, 如果家里边再没个壮劳力可以替换的, 那这一年就要喝西北风去了。
所以一个王朝如果徭役太过频繁,就会导致大量农民没法专心生产, 底层农民生存条件恶化不说, 王朝也没法征收到足够的赋税,财政收入下降, 那就回带来更加恶劣的循环,官员欠薪还是小事 ,养不起军队搞不好就有亡国的危险。
以上就是赋税和役两大块的区别和含义, 现在我们回到开头,结合各个王朝的赋税制度 ,来研究下其对于王朝兴衰的影响。
先说秦朝。
这个王朝赋税超级沉重, 汉书里记载秦朝征收“泰半之赋”,泰半 就是超过一半以上、大部分的意思, 后来被引申为三分之二。我们稍微保守一点, 采用征收一半的理解。
也就是说土地税上,秦朝征收的标准达到一半以上。
你一亩地全年产量100斤, 得交给官府50斤。
在之前的文章《中国赋税制度的起源》里我们说过 ,周王朝的井田制征收标准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九分之一, 到春秋战国时期, 鲁国的初税亩征收标准是十分之一,但是在秦朝这个标准达到了一半。
当然我们也不比太紧张, 这个标准活下去还是可以的,毕竟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后, 某些农民可能还面临失去土地的风险。
当一个农民没有徒弟的时候, 他可以去租种地主豪强的土地, 但除了要上交国家之外, 往往还需要上交一半收入给地主。
但是这个佃农居然还能活下去。
中国古代的农民的极限抗压能力可见一斑。
所以秦朝的这个标准虽然严重, 但想要活下去还是勉强可以的。
但秦始皇偏不让人活下去。
因为还有徭役啊, 秦朝统一六国以后, 还有四大工程要搞。
第一, 修长城。
第二, 给秦陵,给秦始皇修坟墓。
第三,修阿房宫。
第四, 修秦道。
秦汉时期的役被称为更赋。
更赋分为三种。正卒,就是去首都服役, 标准是每人一辈子服一年, 更卒,就是在当地郡县去服役, 具体干啥看官府指示,第三是戍卒,也就是去戍边, 时间长短不一,有些朝代是一年,有些是一个月, 有些是三天。
而秦朝因为有四大工程要干, 所以在更赋上把时间发挥到了极致。
一个人成年以后首先要去咸阳服役一年, 可能是修坟墓, 也可能是修阿房宫, 虽然一辈子只需要干这一年,但这一年是最危险的, 咸阳周边的农民还好, 你要是住在岭南或者吴郡,那这一路走都能把你累死,一路上还要自带干粮, 路上搞不好还碰到盗匪出没,好不容易赶到咸阳, 吃上了官饭,修始皇陵要么累死, 要么修差不多了被砍死陪葬。
要是碰上被派过去修长城啥的,那就完犊子了,基本没有活着回来的希望了, 等着媳妇来哭长城吧。
其次要去郡县那里蹲一个月, 等着看上边有啥指示,这一个月算是最好打发的,但也仅仅是打发。
因为秦朝的活实在太多了。
如果你有幸熬过了更卒,甚至苦苦撑过了正卒, 但你肯定过不了戍卒这一关。
比如让你从大泽乡一路长途跋涉去渔阳戍边, 还不能失期而至,你琢磨下在两千以前的交通条件下, 你能撑多久。
最最可怕的是, 这一路的口粮都需要自备, 你看, 一边是家里的土地没时间耕种, 一边是还要带上几个月的口粮去赶路。
所以徭役是对底层农民伤害最大的一种赋税,虽然王朝会明面上规定你有多少服役时间,但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你延长使用期限。
但凡你想要偷懒通融一下, 大秦律啪一下拍你脸上去。
秦国之所以强, 是因为它原本就关中那么大一点(带着巴蜀),种地虽然辛苦, 但是服役不用走那么远, 事也没那么多。而且整个王国一直处于对外扩张中, 服个兵役战场上还有机会立个军功进个爵位。
等到秦国变成秦朝以后, 这些有利因素都没了。服役变远了, 工程变多了, 福利没有了。
一个很鲜明的例子是, 发动大泽乡起义的陈胜,本身是一名秦军下级军官,他的爵位在“不更”之上, 也就是说原本可以免服更赋的, 但现在他也被送出去了。
可见秦朝徭役之繁重。
好, 说完了秦朝我们讲讲汉朝。
学过历史我们都知道汉朝初期借鉴秦朝灭亡的教训, 搞黄老政治, 休养生息, 轻徭薄赋,对吧。
具体在赋税上, 一开始实行的是十五税一,后来汉文帝觉得还不够, 又降到了三十税一。
同样亩产一百斤, 现在只需要上缴三斤粮食了。
开心不?
汉承秦制, 说的是西汉继承了秦朝的一系列制度, 同样的,赋税制度也被一并继承下来。
所以西汉的赋税制度,也是由土地税+人头税(口赋和算赋)+更赋。
土地税降低到三十税一了,口赋每人每年征收20钱,算赋每人每年征收120钱。更赋里边,每人一生服兵役两年(有时候调整为一年),叫正卒, 在本地每年服役一个月, 叫更卒,每人每年戍卒三个月。
仔细品味一下, 好像土地税虽然降低了不少,但是每年还是要出去给国家干四个月,在本郡服役还好说, 去戍边三个月, 远的地方走过去都要三个月,来回一趟半年没有了。
看起来徭役也不怎么轻。
但是,我们要知道徭役这个东西, 制度是一回事, 怎么执行是另一回事。
好就好在西汉初年的统治者比较在意自己的统治, 所以对节省民力休养生息非常的重视。
文景两帝在位期间都没怎么搞过什么好大喜功的工程,偶尔翻新一下宫殿也是征召附近的农民, 所以平摊到全国农民身上的徭役并不算重。而且是不是还来一次免服徭役,所以全国大部分的农民还算有时间务农。
而且我们都知道自从汉高祖在平城被匈奴胖揍一顿以后, 西汉对匈奴采取了和亲政策,尽管小冲突不断, 但是大规模的用兵还是比较少的。
加上地税非常轻,所以汉朝的农业生产就恢复的非常不错。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 西汉还推出一个政策, 如果你没有时间或者不愿意参加服役,可以交一笔钱,找人代替你去服役, 谓之过更。
比如戍边三个月, 你去不了, 交三百钱,我找人替你服役。
这才是更赋的本质含义。
所以良性循环产生了。
一方面是农民手里有了余粮, 一方面是花钱找人代服役,农民只种地不经商, 所以就要卖掉粮食换钱,反过来就促进了货币的流通, 所以西汉的商品经济相比前后的几个王朝,还算是比较发达的。
说到经商, 农耕王朝普遍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所以对不种地的商人(包括不种地的奴婢)征收的人头税还是比较重的, 普遍是农民的两到三倍。
看到这里大家基本也看出来了,地税和人头税高低还能让大家活下去, 但是役的操作空间反而是衡量底层农民生存环境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徭役多, 农民就累, 而且没时间种地, 徭役少, 农民就有时间从事生产,国家也能收取足够的赋税, 充足的财政收入往往促进王朝的强大。
秦朝在这方面把徭役发挥到了极致, 而汉朝则把徭役发挥到了另一个相反的极致。
所以前者二世而亡,后者前后延续四百多年。
不过每个王朝都要面临外部威胁, 尤其是像两汉这种旁边躺着匈奴这样一个强大的草原民族的时候。反击匈奴是农耕文明强大起来以后必须要完成的历史任务。
所以到汉武帝时期, 随着反击匈奴战争的开启, 兵役和徭役日渐频繁, 农民的负担就日益加重, 汉武帝打匈奴前后打了三十多年, 基本把国库掏空, 也把老百姓的口袋掏空了。
所以到汉武帝晚年的时候,西虽然打出来一个强大的西汉, 但这个王朝此刻并不富裕。只强不盛。
这才有了汉武帝的“罪己诏”。
有意思的是, 汉武帝之前, 中央禁军的兵员也是由农民通过服正卒(去中央服役)实现的, 但后来打仗比较多, 汉武帝发现这样轮流更替太不方便用兵, 于是开始招募一部分农民脱产参军,成为职业军队,组建八校尉, 这支军队后来成为西汉军队的主力。
这是募兵制的开始。
东汉刚建立的时候, 刘秀曾采取国十五税一的标准 ,后来统一全国以后恢复了三十税一的征收标准, 整个赋税制度大体沿用了西汉的标准。
西汉和东汉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 由于地主豪强拥有一定的特权 ,比如国家虽然对奴婢依旧征收人头税, 但这个标准对豪强地主却比较宽泛, 豪强地主大多也是朝廷官吏,所以可以隐匿人口,逃避人头税。
所以这俩王朝后期随着土地兼并严重, 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但是没有土地也要被征收人头税,跑哪里都得收, 越来越多的农民忽然想明白一件事,反正日子也过不下去了, 比如跑到地主豪强家卖身为奴,每天虽然有干不完的活,但至少老板会帮忙搞定一切, 至少还有口饭吃, 不至于担心明天在哪里。
所以两汉晚期,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大量失去土地的人口被地主豪强藏匿,大量土地进入豪强地主口袋, 导致中央税收逐渐减少, 中央政府没钱, 就没法维持强大的军队 ,甚至没法抑制地方豪强的崛起。
这样一来,王朝就进入一个日渐衰败的恶性循环了。
三国时期由于战争实在太多, 而且地方军阀一波又一波的,赋税制度基本没法执行, 一边是农民没地,有地的没时间种, 一边是政府或者军阀没法征收到足够的税收。所以到三国时期,大家就开始屯田。
屯田是官方组织的耕种行为,类似于对种田搞军事管制, 也就是政府组织农民一起耕种土地, 收入四六开,或者三七开, 政府拿大头,农民拿小头, 尽管收入微博, 但至少有了官方保证, 安全和秩序没得问题,可以保证农业生产的进行。
政府也能收到足够的粮食。
所以诸葛亮五出祁山,失败一次就得回来在汉中屯田, 攒够一年的军粮以后再进行下一波北伐。
屯田以外的地方, 也改变原来征收钱币的策略, 取消人头税, 按户头每户征收一定的绢和棉。反正大家都没钱, 搞点实物比较现实。
比如曹魏的赋税制度, 在屯田以外是:“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
西晋统一全国以后,发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屯田制搞不下去了。
因为门阀士族起来了。
门阀士族不仅是豪强地主, 同时也垄断了各级官吏的人选。有这帮子仁去搞屯田, 搞着搞着这公田就变成门阀们的私田,屯田收入就变成了门阀士族的私人收入,屯田农民的生存状况也随之恶化, 大部分收入被纳入官员私产。
而司马家本身就是门阀士族起家, 能够夺取曹魏的天下靠的也是士族们的支持, 所以断不会得罪士族自废武功。
这时候不仅是赋税制度出了问题, 土地制度也出了问题, 需要重新搞一波土地分配。
于是司马炎时期就推出了“占田制”,顾名思义, 大家可以自己去圈占一定数量的田地。
听起来很美好对不对, 实际山占田制是在门阀士族们已经占有大量土地的前提下推行的, 其目的, 是让门阀士族们已经占有的土地成为合法的土地。
而农民也不过是顺带着沾了点光而已。
太康元年(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后,西晋政府遂颁布占田、课田令。占田、课田令规定: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次丁女则不课。
大意就是,每个男子可以占有田地七十亩,女子可以占田三十亩,征税并不完全按照你占有的全部田地征收。成年男子只按照你那五十亩地收税, 成年女子则按照二十亩地征收。
这里的次丁男和次丁女是指男女15岁以下至13,61岁以上至65的人群。
注意,占田制不仅针对农民啊,士族的被允许占有的土地更多。司马炎为了保障门阀士族这个基本盘,推出了品管占田荫客制度。
此制度规定:“其官品第一至第九,各以贵贱占田。第一品占五十顷(5000亩),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每低一品,少五顷。”
士族门阀不仅占有土地, 还可以获得食邑。
比如说食邑十户,意思就是这十户农民种地上缴的赋税不归国家, 直接给你。
不仅如此, 司马炎还特许将这种特权普及到士族门阀们的亲戚门生子弟。
你可以享受一定的农户上缴的收入, 你的亲戚也可以食邑一部分农户。
“其应有佃客者,官品第一第二者佃客无过十五户,第三品十户,第四品七户,第五品五户,第六品三户,第七品二户,第八品第九品一户。”
庇荫户的佃客,为私家人口,归主人役使,不再负担国家徭役。
这个制度事实上默许了门阀士族对土地的圈占,在后来的实施过程中很快导致了土地的兼并。
而且这里边还有一个很严重的现实问题。
比如以丁男(成年男子)为例, 西晋政府允许你最多占有七十亩土地, 但实际上并不保证一定给你七十亩土地。所以实际一个农民可能只占有三十亩土地, 但征税还是按照规定的五十亩地来征收。
每亩地征收八升。
所以日子未必好过。
有没有发现征税标准出现了变化?
每亩地征税八升粮食, 无关你亩产多少。
秦汉征收地税是按照你收入的一定比例, 但西晋时期就不管你土地产出多少, 每亩地按照八升固定征收。
我查了一些资料, 普遍的观点认为,西晋时期的亩产大概在两石左右,一石产量换算成升是100升, 8升除以亩产2石,大概比例在二十五分之一左右。
所以这个标准真要计较起来, 不算高, 但跟两汉比起来也不算优惠。而且还要考虑大部分农民实际占有的土地未必够五十亩,但亩征八升是按照五十亩计算。
上边说的是西晋的土地制度,在占田制基础上西晋推出了户调制,征收标准为“亩征八升,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绵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
即便如此,占田制和户调制依然遭到了门阀士族的强烈抵制,他们一边隐瞒土地不报, 一边抢占农民占有的土地, 吃相极其难看,完美的解释了什么叫充分的自由导致充分的兼并。
尽管如此, 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民得到了土地, 加上全国统一, 战争减少, 加上司马炎对生产的鼓励,农业生产大幅反弹, 西晋王朝迎来了短暂且难得的“太康之治”。
西晋之后的南朝,大体沿用了这样的一个征收标准。
同时期的北方战乱太频繁了, 国家更新跟过家家一样,能不能征税不好说,维持个稳定的统治都比较难, 所以征税基本靠抢,徭役基本靠绑。
只有北魏统一北方以后, 北方的局势才算稳定下来,一种新赋税制度也即将推出。